僵尸网络Loom上币翻7倍,但是团队没想清Token的真正用处

曾被何一定义为空气币,如今登陆币安交易所背后:Loom项目究竟是个什么鬼?

今年1月11日,一个名为Loom Network的项目以0.5-0.6元的价格进行了私募,在私募当天,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却在微博直言:Loom项目利用币安做传播,是骗子项目。

然而就在一周前(5月2日),币安却突然发布公告称:Binance现已上线Loom Network(LOOM),并开通LOOM/BNB、LOOM/BTC、LOOM/ETH交易市场。

Loom币在圈内简称“僵尸币”,而“僵尸”名字的由来,则是因为Loom Network公司曾开发过一个代码学校的明星产品叫做CryptoZombies,而这个产品实现了自己学习编码来编写以太坊的DApps,并自由创建自己的以太坊“僵尸”游戏,所以Loom Network的Token也被称为僵尸币。

据了解,Loom币众筹价格为0.5-0.6元人民币(1ETH约等于13129Loom),而在登陆币安一周后,已经飙升至3.7元左右震荡,价值增长了7倍左右,目前Token市值34亿,排名第69位。

Loom Network项目是如何诞生的?币安态度转变背后发生了什么事?Loom币的最大危机又来源于哪里?

Loom Network项目的出现居然是因为挡路的猫?

事实上,Loom Network的诞生主要源于以太坊自身的不足。

2017年,一款名为CryptoKitties的区块链养猫游戏在以太坊上线。上线后,CryptoKitties顶着世界第一款区块链游戏的荣誉,快速占据了以太坊10%以上的交易活动,而CryptoKitties中最贵的猫也直线飙升至近3亿元人民币。

随着游戏的火爆,12月3日开始,以太坊和以太币的待处理交易几乎直线上升。但因为以太坊的主网是为了金融交易而建造,并且在金融交易中因为大额转账和小额转账共同发生在以太坊的同一体系内,所以在以太猫火爆后,以太坊因为大量小额交易的出现,而发生了极为严重的“拥堵”问题。

据知乎一网友吐槽:以太坊的堵表现为默认的Gas设置,转账一直在等待打包,一直不能到账,而且还无法判断是否会到账。结果就是,你买个币,等待打包一上午,你还不能重新设置Gas,因为你不知道那笔等待打包的会不会成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价格上去。

而面对以太坊的拥堵问题,也为了能让以太坊运行诸如《魔兽世界》这样的大型网络游戏,所以Loom Network团队基于以太坊的主链开发了一个以Loom Network命名的侧链,并基于以太坊的ERC20协议发布了自己的代币Loom。

“侧链”的概念最早由Adam Back等人在2014年的文章“Enabling Blockchain Innovations with Pegged Sidechains”中进行了描述。在文章中,Adam Back描述了“双向挂钩”的一种区块链机制,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在同一目的地之间,在原来的主要路线之上,又新增加了一条平行车道或高架桥。

而Loom Network所提出的这一侧链解决方案,此前也曾被V神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公开表示青睐。

而被V神看好的原因,一方面源于Loom Network方案比雷电网络更为优越的可行性,另有一方面则源于Loom Network团队的背景实力。

据了解,Loom Network的团队,均来自一线的技术大牛,其中除却光鲜的背景外,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团队目前已经完成了4个区块链的落地产品:ethfiddle.com、ethdeploy.com、cryptozombies.io和solidityx.org,其团队的技术研发能力已经得到证实。

并且该团队的创业过程还得到了创业生态系统在全球数一数二的孵化器:Techstars NYC的各种支持。可谓背景光鲜,师出名门。

而Loom Network坐拥众多荣誉的愿景,则在于希望成为一个让社区及游戏可以在侧链上运行的平台,并让开发者在平台上拥有公平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

从外部信息的了解而言,Loom Network应该会是一个十分优越的潜力项目,但光鲜之下Loom也并非没有隐忧。

为何会被何一质疑为骗子项目?

按照时间节点去推测,何一在Loom私募时的质疑也并非没有原因。

因为在1月11日的时候,Loom币作为Loom Network的项目代币,其本身并不具备任何价值,而仅仅只是作为Loom Network项目的多余附属物存在。

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则在于Loom Network团队多为技术出身,即便在Loom私募当天也并未出具任何关于Loom币项目的白皮书文件。

为此,Loom Network团队曾公开发文表示:我们认为动嘴皮子容易——而实际上唯一重要的是有实实在在的结果。而Loom Network团队此前也曾强调,我们的蓝图不是在构建产品之前编写的“完美”蓝图,而是基于现实世界数据进行有机发展的最小可行产品。

但无论怎样辩解,其本质就是:Loom Network团队还没有想好Loom币在Loom Network产品中应该如何使用。而这一做法,也让币安的联合创始人何一对其的价值判定直接以骗子项目进行了定义。

而在私募完成后,Loom Network团队面对市场对Loom的价值的不认可,直到3月22日才对外发布了Loom币在Loom Network中的初步使用价值。

在3月22日的这份说明中,Loom币在Loom Network体系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会员等级,它需要1个代币,其功能是允许用户在Loom的DApp链和以太坊主网之间转移代币;

开发者使用Loom SDK的许可证,10个代币:适用于普通开发者,100个代币($199):适用于专业开发者(在DApp市场上市);

节点运行,据官方团队描述,未来在DApp链上运行节点/验证点,也会有代币要求。

对于这些功能的使用,Loom Network团队也曾直言:loom币是Loom Network的会员资格代币,你可以把它想作是一个软件许可密钥。

而这个密匙的价值,根据官方团队介绍:其目标不是通过高昂的定价将Loom Network限制在少量的DApp上,而是让数千个DApps在Loom Network的平台上运行,并拥有合理的定价模式。

有了使用场景,有了初步的价值支撑,5月2日Loom币在经历将近4个月的质疑等待后成功上线币安。

然而市场对于Loom币的疑虑真的结束了吗?根据Loom团队对其Token为Loom Network项目的会员资格代币定义可知:Loom币并不具备在以太坊和其dapp生态应用中的流通价值。

所以,Loom的疑虑还远远没有结束。

Loom的争议

按照其公告中“会员等级,需要1个代币,其功能是允许用户在Loom的DApp链和以太坊主网之间转移代币”的描述来看:

对于运行在Loom Network上的Dapp应用而言,Loom币并不能直接购买Dapp上的数字资产,而Dapp的数字资产也不能和Loom币的价值进行转换,而是需要将数字资产换成ETH,再由交易所进行交易后才能得到Loom。

简单来说,如果Loom Network项目成功,按照目前的官方公示信息来看,最终成就的是ETH而非Loom币。

但是,Loom团队的Token价值也并非为零。因为只要Loom Network上面聚集足够多的开发者和Dapp玩家,其Token就存在被需要和被购买及在交易市场进行流动的理由。

而此前,Loom团队也曾在3月份发布声明:我们还没有公布确切的细节,但运行节点所需的代币数量将与该网络上处理的事务数量成比例。这意味着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运营该网络的最低代币要求也将增长。

为此,Loom团队在未来还将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定价策略,以促进Loom币得以被广泛使用和流通。

在Loom Network团队对Loom币的使用场景完善背后,看似是对Loom的利好,但在Loom的具体规则出现前,因为Loom币的使用场景依然可调整,所以也并不排除会因为团队原因而发生早期投资者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技术过硬、团队履历光鲜的创业故事,其成功之神的眷顾背后,也并不缺乏幼年夭折的悲剧。而Loom Network团队通过技术测试的动态“操控”也应值得我们每一个投资人去为之警惕,因为这是Loom Network项目中目前已知的最大危机。

只是换到现实,Loom Network的未来又有谁能去预见呢?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