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有偿“征信修复”诈骗套路,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征信在中国算得上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几千年前的《左传》里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是可以得到验证的。然而,你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征信的存在,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办贷款、找工作,常常会听到银行的工作人员说您的“信用记录”如何,说的就是征信的事儿,有关您过去信用行为的记录会体现在您的“信用报告”里,“信用报告”是征信的最终结果,它被人们形容为“经济身份证”,可以用来证明您是否守信。有人说信用记录的好坏决定您是否能办成您想办的事,以及花多大的成本办成您想办的事。更有智者言:“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个人的信用记录”如此重要的东西,您怎么可以不关注,不了解呢?

  而近年来,因为欠款、欠税、挨罚等种种原因,有的人在征信报告上留下了“污点”,甚至把征信报告“弄花”了。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在商业利益驱使下,利用部分人迫切想要摆脱不良记录的心理,谎称可以花钱进行“征信修复”。那么,“征信修复”“征信洗白”“不良信用记录铲单”……类似的说法,真的可信吗?

  不可否认,不贪小便宜确实能大概率避免一些骗局,但今天小编要重点提醒的是:即使是有偿的服务也可能是骗局,如“征信修复”骗局。在聊这个骗局前,让我们先看一则消息:

  3月14日,央视网发布的一则消息显示,某银行信用卡中心从去年1月起多次收到一客户来电,要求删除信用卡被冒用而产生的征信逾期记录,并举证说她能提供被冒用的相关证明材料,盖有公安局印章的“认定意见通知书”和“立案告知书”。招商银行工作人员经过排查,无论从申请环节还是交易环节,均未发现该客户信用卡被冒用的情况。经过与公安部门核实,该客户提供的两份文书均系伪造。

  经调查发现,该客户是因为自己的征信记录逾期了,又想删除,然后又轻信了社交平台上推广的“征信修复”的广告链接,而这些机构为了牟取暴利,伪造虚假的证明材料给客户。警方经过多方调查和取证,已将伪造公文的犯罪团伙一举抓获,并在犯罪嫌疑人家中查获100余枚假印章,在犯罪嫌疑人手机里还发现了大量全国性的“征信修复”技术交流群。

  一、谨防有偿“征信修复”诈骗套路,骗钱又伤身

  正所谓知己知彼,要想不被骗,就要先了解骗子的套路,让我们一起看看“征信修复”诈骗主要的三种套路:

  套路一:以修复征信名义骗取钱财后失联利用公众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迫切心理以及对“征信修复”概念的不理解,以“征信洗白、修复、铲单”等名义发布广告、办理业务,教唆信息主体用“非恶意逾期”“不可抗力”等理由或伪造证据材料进行投诉,借机收取高额代理费用,通常不良信息修改失败后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

  套路二:征信培训、加盟骗局以征信市场需求量大、有前(钱)景为由,谎称教授“征信修复”技巧开办培训班,通过招收学员、加盟代理等形势,广泛发展下线,实则为骗取加盟代理费。所谓培训的核心内容就是教人通过伪造证据欺骗金融机构,试图达到删除逾期记录的目的。

  套路三:以办理“征信修复”需要为由骗取个人敏感信息,如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然后通过泄露、买卖个人信息从中获利,甚至有的还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冒名网贷,骗取高额贷款利息,危害信息主体人身及财产安全。

  在此再次提醒大家,谨防以上“征信修复”诈骗套路!

  二、信用报告,属于客观事实记录,无误无法修改

  信用报告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征信产品,是信息主体社会经济交往的客观记录,用于判断、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状况。

  换句话说,信用报告就相当于你的“经济身份证”。随着个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除了需要证明你是谁之外,还需要有一个方便、可信的工具来说明你作为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否可信、可靠,这个工具就是信用报告。它记载了你在以前信用交易中的表现,可以帮助你的交易伙伴更好地了解你,尽快作出是否与你进行交易的决定。

  重要提醒:信用报告只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绝非决定性的、一票否决式的准入条件,更不存在征信系统“黑名单”之说。

  三、征信异议免费提,提出征信异议不收取任何费用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是有权向征信机构或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提出征信异议不收取任何费用,征信异议处置有渠道无需中介。征信机构或银行会进行核查和处理,有错误的,会及时更正。

  重要提醒:如果个人信用报告中的不良信用信息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任何机构、任何人都无权进行修改或者删除。

  四、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五年

  如果你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如果存在不良记录,也不要过于紧张,不会伴随终生。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五、啥?征信修复?没这概念!

  所有规范征信业务、征信机构的相关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无“征信修复”概念。信息主体妄图通过“征信修复”修改信用记录的,不仅会遭受人身、财产的损失,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中“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的要求,“信用中国”网站完善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发布了《“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指南》。信用修复对象为公共信用信息(即国家机关等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社会信用信息),开展信用修复的系统(平台)有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等,其修复内容是撤销相关信用措施。信用报告上的信息不属于此类信息。

  总而言之,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目前,所有规范征信业、征信机构的相关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未提及“征信修复”的概念。网络上关于征信可以进行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是故意混淆“征信异议”的概念,误导信息主体认为可以对正确记载的征信信息进行更改或删除。

  六、如何保护好个人征信?

  1.不要浪费每年查询人行征信报告的机会。准确掌握自己的信用记录,有问题及时与人行分支机构和信贷机构进行沟通;遇到对报告内容有异议的,可向人行提出异议申请。

  2.根据还贷能力来申请适当数目的贷款。尽量不要让使用且未还的贷款数量占总额度的比例过高;对于信用卡,如果银行给的额度不够用怎么办?可以每月多多使用,提前还款,让银行看到你的消费能力与良好信用。

  3.谨慎开卡,信用账户并不是越多越好的。不要为了临时活动去开不必要的卡,开了卡如果基本不用的话,对信用反而有害无利,比如当你遇到真正需要的好信用卡时,信用账户数过多,银行也会考虑批不批,批多少额度;所以,尽量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或者有一定申请难度的信用卡,这样如果申请成功,也是对你信用水平的一种认可。

  4.及早申请信用卡,建立信用历史。可以多尝试一些信贷产品,丰富自己使用的信用类型,当然别忘了及时还,可别因为信用类型多了而顾此失彼发生逾期,那就得不偿失了。5.申请贷款、信用卡的时间间隔不宜过短。如果短时间内大量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很容易被怀疑是高风险用户。所以刚开始建立信用账户的读者也不用着急,选择自己心仪的卡,一步步积累信用即可。

  最后请您珍爱信用记录,远离“征信修复”侵害,享受美好幸福人生!

  请记住:所有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素材参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金融橙、华南商业银行深圳分行、企业征信服务平台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