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兴宁市大陂湖农产品贸易专业合作社法人、陂蓬村书记陈焕新

扎根乡土间, 铸就兴农梦

——访兴宁市大陂湖农产品贸易专业合作社法人、陂蓬村书记陈焕新

一片丹心写满赤诚,助农兴商惠及桑梓。在陂蓬村,有一个人俯下身子,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引领乡民走上致富路。仰望天空,他紧随时代潮流创新实干,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几年如一日,光阴逝去间,初心坚如磐石。他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争做党员先锋,用双手“绘就”乡村崭新图景。他担得起兴国使命,承得起兴农大任,坚守党员为民初心,永葆奋斗精神。在他的引领下,陂蓬村脱胎换骨,美丽蝶变。

厚植乡土情怀,他与家乡发展同频共振。他是贡献丰硕的有为者,是乡村振兴的助推者,是真干巧干的无畏者。他就是兴宁市大陂湖农产品贸易专业合作社法人、陂蓬村书记陈焕新。

扎根乡土 ,志在兴农

1961年6月,陈焕新出生于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他自小就对这片乡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怀揣着打拼出一番宏伟事业的决心,在外闯荡30年。从初出茅庐到事业有成,他从未忘却故里,在商海打拼数年后,陈焕新带着资金回到家乡。对于他来说,外出是经历,回乡是意义。在脱贫攻坚的浪潮中,陈焕新回到陂蓬村,一心带领乡亲摆脱贫困,希望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

回乡后,陈焕新立足现有资源,努力寻求脱贫突破口。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产品种植收益率,他将目光放在了土地流转上。土地流转不仅可以让村民不再承担收入风险,还能从中获得土地租金收入,劳务收入等,切实地保证了农民增收无忧。

在土地流转初期,部分村民对集体经济并不看好,质疑声不断。“有辛酸,有委屈,但是没有想过放弃”,陈焕新并未因压力放弃扶贫事业。他决定通过做出实效来消除村民疑虑,他与帮扶部门对采用土地流转的村民提供相应的补助,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让群众实实在在的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起到了很好的正面示范效果。他为广大村民流转弃茺地100多亩做示范电商种植红薯基地,在20I1年陈焕新上任时通过招商引资带动一千多亩高山茶油示范基地和200多亩单枞茶等基地。“不种地也可以有收益,没有后顾之忧,收入稳定利益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加入到土地流转中来,对陈焕新的称许声也越来越多。

土地流转获得成效后,陈焕新开始抢抓扶贫政策机遇,依托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进行农业产业化的探索。资金缺乏,就招商引资,在政府扶持下,吸收传统种植经验后,打造松茸基地、灵芝基地、百香果基地等5个专业种植基地。在种植业上,他根据陂蓬村具备的自然条件,引导农民种植红薯、丝苗米、高山茶油、生姜、莲藕、萝卜、芋头、松茸菇、百香果等农产品,采用科学的种植手段以提高产量。

目光宏远,多措并举。除了大力发展种植业外,陈焕新也未曾忽略养殖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围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战略,结合以往农户的养殖经验,他倡导农户进行山地鸡,生态鸭的养殖。借助生态农业,合作社打造了一系列质优价廉的绿色无公害产品,不仅吸引了更多群众就业,也促进了农业的高效化。

陂蓬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产品也具备多种优势,但销售渠道尚不健全。为此,陈焕新于2019年8月14日,成立了作为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兴宁市大陂湖农产品贸易专业合作社,为陂蓬村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积累了先发优势。借助这一平台,当地农产品有了真正能够“走出去”的渠道。

在种植业与养殖业并行不悖的情况下,合作社衍生了多种产品。譬如高山茶油、单枞茶、黄金桂茶、杨梅泡酒等。在资金与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合作社建设了250平方米的便农加工厂,为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扶贫 ,引领巨变

继产业扶贫后,便是率先创新。陈焕新深度意识到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亟需创新突破,需要探索出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新路径。因此,他决定以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与推广为突破口,创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高效农业。

作为率先垂范的引路人,遭受的挫折常人难以想象。为了尽快让措施落地,陈焕新时常工作到深夜,冥思苦想如何推进工作方案。在凌晨的微光下,他又开启新的一天,为实施崭新工作计划殚精竭虑。他积极遵循相关部门的工作方案,在其指导下,合作社进行农业装备升级,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后期拓宽销售渠道。陈焕新根据陂蓬村农情,制定了精细化、精准化的创新模式。

在创新引领下,合作社建设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智慧平台。借此平台,不仅可以加快农产品销售速度,也以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形式,将陂蓬村这一地域性名片传递到全国各地。陈焕新引领合作社加强对单丛茶、丝苗米等产品的包装,并打造了陂蓬红薯品牌。在经济合作社平台上,仅半年的销售额就有50多万元。

陈焕新把握住当地高山地貌和山泉水等让当地农产品特点富含“硒”微量元素这一优势。2019年10月2日,他在乡村振兴座谈会自筹资金73万元,经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的专业指导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陂蓬”“陂湖”“大陂湖”“钉隆山”“陂蓬山顶”等7类7个注册商标,充分实施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发展战略。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所有农产品经过前期严格检测流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向全国推广。经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抽检合格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目前,陂蓬村大陂湖农产品已进驻抖音小店,实现了连线带货直播推介陂蓬红薯等农产品,“陂蓬”品牌以潮流的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村民收入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生态建设也为陂蓬村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较好的条件,这也是合作社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合作社年产值达30万元以上,带动了全村有劳力贫困户24户95人发展产业。村民年收入由4千多元提高至2万多元,村集体收入从1500元现在提高到40多万元,省定贫困村贫困户全部达标脱贫。村民的生活产生了质的飞跃,也充满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陂蓬村巨变的背后,离不开陈焕新倾注的巨大力量。他以科技作翼,促进农业增收、增效。为脱贫致富,以民生为本,谋求新的发展。借助他的努力,科技之花终于绽放在田间地头,陂蓬品牌也拥有了长远发展的底气。

坚守初心 ,浸润民心

率先垂范,肩负殷殷重托。陈焕新现任径南镇陂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荣获2020年兴宁市“十佳脱贫致富带头人和致富能手”、“全省优秀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近年来他的工作成效显著,也时常因身上承载的荣誉而感到沉重的责任感。

位谋其政,冲锋在前。如今,陂蓬村被评选为“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和示范村镇”,得益于陈焕新不断深化“五位一体”治理体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其治理机制为广大乡村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路,为百姓打造了真正“安居”又“乐业”的发展新路。

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身为党员干部,除了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其他层面上,陈焕新也从未懈怠。自上任以后,陈焕新便深入基层调研。为了给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他整修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筹款耕作基础路,清淤全村河道,开展主村道扩宽工程,加强自然村道水泥硬底化,将残置学校改造为托老院,进行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在河道治理、公共设施、老房改造、桥梁拓宽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文化层面上,他通过传统节日筹资举办活动加强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重视, 利用乡贤捐款的50万元建立标准2000平方的文体广场,将个人全年工资捐给村集体建设标准性文化活动广场,建立科普文化长廊,为群众提供了吸收文化知识的机会。生活层面上,他不厌其烦的调节村民纠纷,利用智慧村居法律公共服务平台化解历史遗留的矛盾,为村民传递和谐共处的理念。建立智慧法律对接智慧医疗健康保障平台,让居民再无后顾之忧。进行社保升级、慰问困难老人,对贫困群众提供帮助。生态层面上,他深入基层调研,改善水灾旱灾。开展公厕治理, 创建省级卫生村,省级移动示范村。注重饮水安全,解决当地饮水困难问题。统筹修路修水利,为陂蓬村实现发展的千年大计奠定基石。社会层面上,他创建全国第一家农村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平台、建立村级村民自治管理制度和长效保洁机制,创建基层党建互联网学习示范平台,锤炼党性,让村民广受党风沐浴。

2020年5月省委网信办互联网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余世才、省委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处三级调研员郭和暖一行到兴宁径南陂蓬调研互联网行业党建工作及互联网+等项目,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涛及兴宁有关领导陪同。考察了陂蓬村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智慧村居法律顾问室,体验机器人回答法律问题,了解远程法律服务情况。调研组肯定了陂蓬村在互联网项目的带头作用,充分肯定了陂蓬村互联网+党建工作的突出成绩,并表示对党员远程教育、远程管理、远程监督这一新型模式要给予大力推进。

大道无垠, 执着无悔。陈焕新告别都市生活,下沉田间地头,在为陂蓬村奉献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脱贫攻坚,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反省思维”,陈焕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遵循的理念。

倾情投入,赤诚奉献。因为陈焕新的不断付出,陂蓬村实现了从产业基础薄弱到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升,从经济基础空白到农民增收稳定的蜕变。这位坚守在脱贫一线的陂蓬村书记,未来依旧会保留一颗纯粹之心,带领家乡走出发展新路。

相关文章